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2022—2023年六盤水市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特區、區)農業農村局:
現將《2022—2023年六盤水市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落實。
2022年4月14日
2022—2023年六盤水市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實施方案
為持續推進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根據《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22—2023年貴州省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黔農辦發〔2022〕23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貴州省農作物種子條例》,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全面凈化種業市場,有效激勵原始創新,為種業振興營造良好環境。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得到有力打擊,品種權保護意識明顯增強;品種管理不斷優化,品種“身份證”有序建立,品種同質化逐步解決;種子監管執法能力不斷提升,種子生產經營逐步規范,種子質量穩定在較高水平,種業市場凈化成效明顯。
(二)分級目標
市(州)級目標。發證種子企業現場檢查覆蓋率不低于50%、品種抽樣覆蓋率不低于30%,檢查反映問題整改合格率達到100%;市場檢查和市級種子質量監督抽查抽取種子樣品數量不少于上年;轄區內制種基地和區域性良繁基地監督檢查實現全覆蓋;上級部門轉辦督辦的種業投訴舉報案件查處反饋率達到100%。
縣(區)級目標。以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為重點,加強種業普法宣傳,縣級發證種子企業現場檢查覆蓋率不低于50%、品種抽樣覆蓋率不低于30%;轄區內種子經營門店監督檢查覆蓋率不低于60%;檢查反映問題整改合格率達到100%;轄區內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完成率達到100%;上級部門轉辦督辦的種業投訴舉報案件查處反饋率達到100%。
三、重點任務
(一)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
1.加強法規制度建設。強化《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及《關于保護種業知識產權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營造種業振興良好環境的指導意見》等法律法規普法宣傳,增強法律法規意識。(政策法規與改革科、種植業管理科、畜牧發展科、市農業執法支隊、市種植業發展中心,各市(特區、區)農業農村局)
2.加大品種權保護力度。組織開展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培訓,指導科研育種人員積極申請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各級要綜合運用行政執法、仲裁、調解等手段,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侵權糾紛案件快速處理機制。(種植業管理科、科教科、畜牧發展科、市農業執法支隊,各市(特區、區)農業農村局)
(二)加強種子和種畜禽監管
3.加強制種基地監管。以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生產備案、委托合同、品種權屬和親本來源等為重點,嚴查未按規定備案行為。開展制種基地日常檢查巡查,探索利用大數據等手段加強制種基地監管,嚴厲打擊非法制種、盜取親本、搶購套購等侵權違法行為。開展制種基地苗期轉基因檢測,強化種子收獲前檢查,嚴格查處違法違規生產轉基因種子行為。探索實施種子質量認證制度,引導制種企業和制種基地提升種子質量水平。(種植業管理科、科教科、畜牧發展科、市種植業發展中心、市畜牧水產業發展中心,各市(特區、區)農業農村局)
4.加強企業監督檢查。重點檢查生產經營品種、生產經營檔案、包裝標簽及種子質量、品種真實性等。落實分級分類監管要求,對投訴舉報多、過往發現問題多的企業加大檢查抽查頻次。加強國家救災備荒儲備種子管理,對轄區內承擔國家和省級救災備荒儲備種子任務的種子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做到全覆蓋,確保儲備任務保質保量落實到位。因遭受自然災害、調劑市場供需等原因,需動用省級救災備荒儲備種子的,按照有關管理規定辦理,未經批準不得違規動用。(市種植業發展中心,各市(特區、區)農業農村局)
5.嚴格種子市場檢查。農作物種子方面,在春秋兩季用種關鍵時期,開展種子質量、真實性、轉基因成分等監督抽查,重點檢查種子標簽、銷售檔案、經營備案、“三無”種子等情況;會同有關部門加大種子網絡銷售平臺的監管力度,嚴查套牌侵權、制售假劣等違法行為,必要時對網絡銷售平臺、網絡經營商戶進行約談、整治。畜禽種業方面,重點檢查無證生產經營(含過期、超范圍)、假冒優質種公牛冷凍精液、系譜檔案不全等問題,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信息納入“全國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管理系統”統一管理;組織開展種畜禽、桑蠶種質量監督抽查。(種植業管理科、科教科、畜牧發展科、市種植業發展中心、市畜牧水產業發展中心,各市(特區、區)農業農村局)
6.加強種子生產經營備案管理。全面落實種子法、畜牧法及配套規章制度規定,嚴格落實種子、種畜禽生產經營備案制度,建立健全生產經營檔案,保證可追溯。嚴格查處未按規定備案行為,確保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全覆蓋。(市種植業發展中心,各市(特區、區)農業農村局)
(三)嚴格種業執法
7.加大案件查處力度。以品種權侵權、制售假劣、無證生產經營、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種子等為重點,對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一般案件由屬地主管部門查處,查處結果及時公開。(市農業執法支隊、種植業管理科、市種植業發展中心,各市(特區、區)農業農村局)
8.完善執法聯動協同機制。建立“執法直通車”,建立健全農業農村與公安、法院、檢察院、市場監管、知識產權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協同聯動等機制,研究推動建立重大案件公安機關提前介入機制。加強跨區域種業執法協作聯動、信息共享,做到“一處發現、全省通報、各地聯查”。加強種業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及時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市農業執法支隊,各市(特區、區)農業農村局)
9.提升種業執法能力。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等法規學習培訓,提高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執法能力水平。積極探索品種權保護執法的方式方法,加快完善種業知識產權侵權評判規則。加強執法技術支撐體系建設,積極與省農業農村廳相關單位匯報對接,逐步完善種子檢測機構設施設備,提高假劣種子檢驗鑒定水平,為種業執法提供技術支撐。(市農業執法支隊、市種植業發展中心,各市(特區、區)農業農村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根據省實施方案要求,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開展情況將作為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考核、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示范創建的重要依據。全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高度重視,明確主體責任,強化組織領導。按照省要求,市農業農村局將適時組織開展制種基地、種子市場、種業企業、種畜禽場等監督檢查。
(二)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協調配合,建立工作機制,抓好具體實施。建立簡易種業糾紛快速處理“綠色通道”,有效降低維權成本,力爭將糾紛就地化解。建立健全社會和群眾監督機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建立舉報獎勵制度,及時收集違法線索,提高查辦時效,實現精準打擊。探索建立市場主體“黑名單”制度,將有嚴重違法和犯罪等行為的企業納入“黑名單”。
(三)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充實種業行業監管、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人員,加強執法裝備條件建設,強化種業行業監管、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專業培訓,確保隊伍穩定、能力提升。鼓勵企業加強法務團隊和能力建設,依法維護自身權益,不斷提升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和水平,共同營造種業良好法治環境。
(四)加強宣傳總結。積極開展經驗做法、典型案件等宣傳,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震懾違法行為,及時填報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相關信息,認真開展工作總結。各市(特區、區)于12月2日前將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總結(含附件1、附件2和典型案例1個)書面報送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科、市農業執法支隊、市種植業發展中心。(聯系人:種植業管理科:何波,電話:13678584784,郵箱:1049597649@qq.com;市農業執法支隊:余士英,電話:18216729998,郵箱:506060736@qq.com;畜牧發展科:潘存堂,電話:13985920655;郵箱:365505352@qq.com;科教科:耿夢潔,電話:18285866594,郵箱:593072435@qq.com;市種植業發展中心:劉衍彬,電話:18985495808,郵箱:448014423@qq.com)
附件:1.種業監管執法年年度任務完成情況表
2.種業監管執法年年度監管執法情況表
附件1 | |||||||||||||
種業監管執法年年度任務完成情況表 | |||||||||||||
填表單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
內容 | 地市級 | 縣級 | |||||||||||
對地市級發證企業檢查覆蓋率 | 被檢查企業問題整改率 | 國家級制種大縣和良繁基地檢查覆蓋率 | 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備案率 | 縣級發證種子企業檢查覆蓋率 | 種子門店抽查覆蓋率 | 門店備案品種抽樣覆蓋率 | 被檢查企業及門店檢查問題整改率 | 轄區內生產經營主體備案率 | 生產經營主體經營品種備案率 | 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備案率 | 上級部門轉辦案件反饋率 | 達到移送條件的案件向公安移送率 | |
完成 | |||||||||||||
注:“完成情況”一欄按照工作完成情況據實填寫,應填寫具體數值,不可填寫“是”或“否”。 | |||||||||||||
附件2 | |||||||||||||
種業監管執法年監管執法情況表 | |||||||||||||
日期: 年 月 日 | |||||||||||||
案件 | 執法情況 | 監管情況 | |||||||||||
出動執法人員數 | 立案數(件) | 涉案種子數量 | 處罰 | 辦結案件 | 移送司法機關 | 處罰結果信息公開 | 抽取樣品數(個) | 檢查 | 檢查 | 檢查 | |||
件數 | 涉案金額(萬元) | 件數 | 涉案金額(萬元) | ||||||||||
品種權 | |||||||||||||
其他 | |||||||||||||
合計 | |||||||||||||
注:數據截至填表時,包括省、市、縣三級數據,不重復計算。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